人的一辈子,到底是想方设法用尽一切精力地赚钱重要,还是一切随缘安稳地过日子重要?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9-21 00:18   2972646   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李泽远  2级吧友 | 2018-9-21 00:18:33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人的内心为何时常会感受到“痛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内在的痛苦其实来自于“心理冲突”,也就是说,当彼此冲突的两种欲望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人的内心就会呈现出矛盾重重,进退维谷的两难状况,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纠结”。

打个比方,我们建立这样一种极端情境。

某天,你得到了一份薪酬极其丰厚的工作,但每天都要面临上司和同事的排挤,打压,甚至羞辱,此时你内心产生了“渴望逃离”和“继续坚持”两种意愿,这两种意愿之间是彼此矛盾的,于是在这种境况下,所谓的“心理冲突”就产生了,因此你必然要承受这种“纠结的痛苦”。

我们来建立两个角色,A和B。

A是一个对金钱的需求和欲望十分强烈,而对尊严和自由毫不在意的人,内心根本不把这些欺辱当回事,这些对他完全不构成影响。那么,他在这种环境下依然可以保存内心的健康和快乐,他的情绪也不需要面临“心理冲突”。

B是一个将尊严和轻松的工作状态看得十分重要,薪酬多少却根本无所谓的人,那他必然会直接放弃这份工作,去换一份尽管不太赚钱,但起码做起来开心和自由的工作,这时候他也不需要承受“心理冲突”,因此也不会感受到痛苦。

如果你是A和B两种人之一的话,那么恭喜你,你今生注定会是一个简单纯粹的人,你可以放开手去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内心的干扰会比常人少得多。但能否获得理想的结果则是个未知数,因为这要取决于现实环境能否时刻满足这种理想了。

但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恐怕多是二者兼有之,时常处于一个中间点左右摇摆,既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钱”是好东西,可“快乐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不对吗?

没错,我们也都想要“忠义”和“孝道”,也想要“爱情”和“面包”,也想要“激情”和“信任”,也想要“清静”和“热闹”,甚至在做个“好人”还是“恶人”之间摇摆。

人心,时常就是这么盲目又混乱的一个东西。我们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这样,就是什么都想要的。

人心就是这么运行的,这样没什么不对,反而有利于降低在现实层面的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因为,只抬头看天容易一叶障目,只低头看路容易固步自封,现实生活中,A可能为了钱去违法犯罪,B则可能为了理想而食不果腹,这都是极端的性格形成的是多成多败的两级人生。

因此我们大多数人选择低风险的内心模式,内心渴望又有点敬畏,这样最安全,但代价就是,会时常在内心感受到这种“纠结的痛苦”。

那么问题来了,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假如现实环境并不能同时满足“想赚钱”和“想要自由”的时候,两种意愿产生了矛盾,并且严重到我们不得不二选一的时候,哪一种才是更正确的选择呢?

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世界本就没有所谓的正确和错误,可以说,它们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此时此地,适合此人便是好,时过境迁,或者再换一个人,恐怕就未必套得上了。

因为人心的矛盾的运作机制就是这样,“心理冲突”是来自于,内心的后知后觉,迟钝,喜欢自我欺骗和极度善于伪装。

那么这一切,又是如何悄无声息地产生的呢。

假如我们的内心,原本是一间美丽的房屋,我们的认知和情绪,就像是房间里很多有用的家具和家电,它们协助我们生存,帮助我们成长,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舒适和便利。

我们曾经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比如童年时期,学会了自我保护,掩饰和伪装,这些帮我们躲过了责骂,得到了父母的关爱和重视,获得了彼时想要的很多东西。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我们却形成了一种过度懦弱又顺从的性格,不自信,总是一味地忍让和妥协,对,曾经房间里的那些美妙的家具家电,如今废旧不堪,早已堆满了尘垢,并且不断地跳出来伤害着我们自己,让内心不堪负重。

“人生就应该努力赚钱”和“人生就应该自由自在”这两种认知,同样也两个堆满了尘垢的垃圾,在某些时刻被我们塑造出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因为,“钱”和“自由”就是曾经我们缺失的东西,因为我们曾经不断告诉自己,得到这些,人生就不一样了。

我从小过着清苦日子,每天给自己洗脑“只要有钱就一定会幸福快乐”。曾经我衣食无忧但饱受家庭的拘束,我不断告诉自己“只要自由自在就是快乐幸福的”。你看,这两种想法的确帮助我们抵御了人生的诸多不如意,给我们画了个饼,支撑我们度过了很多难关。

但如今,它们已经发展得异常壮大了,大到让我们的心变得狭窄,不开阔,麻木,迟钝,周璇不开,失去了敏锐和灵性,时常仅仅看到自己希望自己看到的那一丢丢的小部分,而忽略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以及窗外美妙的风景。更何况,他们还往往是彼此矛盾的。

同样,我们创造出了“我是聪明的”,“我是优秀的”,“我是受欢迎的”,又或者完全相反的自我认知,并时刻从外界一点点的寻找蛛丝马迹来佐证自己的正确。

人生的确是“无常”的,但人心常常是渴望用“有常之心”去对付“无常万法”的,千百年来无数智者试图定义和解释这个世界,想要构造一种“真理”来维护自己创造的幻象,来佐证自己对自己的种种一厢情愿的设想。

这就是人性中一种天真的本能,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世界最接近真理的“世界观”,就是“没有世界观”。

因为,根本不存在哪一种世界观,哪一种认知,哪一种意识形态,能够在所有情境下解决好所有问题,能够保证一个人获得长久的幸福和快乐,也没有哪一种自我认知,能让一个人欺骗自己一辈子。

认为人生就应该努力拼搏的人,假如,他的家人遭受了事业低谷,消沉又迷茫,那这个人很可能会用自己的这套观念去“迫害”自己的家人,这个过程中,造成了家庭不和谐,不快乐,矛盾,增加了自己的傲慢,内心的疑虑,甚至仇恨,于是,美丽的房子里又增加了许许多多的新的尘垢,这个尘垢叫做“自是非他”。

认为人生就应该坚持理想的人,假如现实并不能满足自己的理想的时候,他却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置现实于不顾,甚至不考虑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活在白日梦里,因此不断遭遇世人的不解和诽谤,于是也产生了新的尘垢,这个尘垢叫做“孤芳自赏”。

对,这就是生活,当你靠向左边一点点,生活会教你怎么做人,当你靠向右边,生活又教你怎么做人,所以,到底应该怎么做人,这是个终极哲学问题,好像怎么做都有不如意的地方,都有不快乐的时候。

因此,从我的角度来看,可能,想办法把这些垃圾和尘垢渐渐清理出去,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让自己恢复内心的清明,开阔,灵活,柔韧,温暖,圆融,接纳和开放,不去过度坚守任何极端的生活,任何理论,任何信仰,任何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好即坏。

没必要试图继续通过行为,语言,思想,来佐证自己的自负或自卑,美或丑,穷或富,聪明或愚蠢,这些东西说到底都不是真理,不过都是不究竟的自以为,不重要的莫须有,今天的自我欺骗,也就是明天的自我伤害。

假如一个人的生命可以绵延到无始无终的时间长河,无远弗届的宇宙空间当中,那就更加不值一提了。假如真的存在轮回并且任君浏览的话,恐怕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在起起落落,不断被现实打脸,一次次被分分钟教做人,没有人会是例外。

因为,现实并不会永远帮助你佐证自己的这套谎言,这不可能,最终伤害到你的,并不是现实,而是那些内心坚固无比的“想法”,因为现实并不教训谁,它仅仅是呈现出了现实原本的模样,而你却看到了“我没那么聪明”,“我不优秀”,“我不受欢迎”,好像现实是专程在和你作对一样,实际上你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差,你就是你原本的样子。其实大家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稀里糊涂的过日子,平常心看待的话,又有啥是不能接受的?

当然,如果一个人非要一根筋地死守着唯一的一套价值观,并把他发展到极致来作出人生选择地话也并非不可以,只要愿意承受潜在风险即可,就像A和B,以及违法犯罪的A,和食不果腹的B。

所见所想所说所行,无不是心的尘垢,又何必这么认真呢?怎么舒服怎么来呗,随心随性,顺势而为。

有钱赚的时候迎难而上,但不居高临下,没钱赚的时候修身养性,但不妄自菲薄,说到底,人的一生就是一次体验,随遇而安就好。

正如《论语》中,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3#
王家CFA  4级常客 | 2018-9-21 00:18:34 发帖IP地址来自
社会达尔文主意大行其道的谬误就是当你往回看,怎么看怎么有理。实际上是:你玩命想赚钱,站在2017年4月13号的凌晨,谁干大叫一声我知道怎么拼了去赚么!

“md老子当年怎么就没那啥那啥”

是,改革开放之初赶紧下海做小生意,然后80年代末先出国避两年读个学位,然后九十年代末风声不紧了然后赶快回来用在美国打工的钱买房子,tech bubble之前把美国股票买了回来看看能不能收个浙江的小工厂。这样WTO之后订单搞到手软。要是累了2005年买入a股啊,万科就成,然后6000点以上赶快退出,马上先歇歇。等到四万亿出来,立马去买矿或者有色金属股票,反正连续四个涨停之后你买入最后还能翻五倍呢。2011年之后 你要是想,就赶快囤积学区房和内环线。要是玩激进的就去找一个叫程维的年轻人说:我看上你了,你拿走我这500万,想干啥干啥。这波错过了,2015年去北大转悠,找一帮四处弄黄色自行车的人,说你们务必收下我这一千万。


你说,要是这么玩命找赚钱机会,现在你能成啥?马云都得去死。

赵本山有一句话:地球儿非要围你转,你是太阳啊!!!

对普通人来说,赚钱没错。毕竟我们是中国特色capitalism,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那套,不合适。要不你们去问问80年代末政治投机的,九十年代出海南地产泡沫的,九十年代末的瀛海威一帮人,2002年入股市的,3000点进a股的,四万亿结果买了创业板的,2012年收煤矿的。

在一个巨型经济体里,不好意思,普通人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太难了。你们看到的都是人民的名义里那些贪官,然而有更多的公务员决策失误没烟抽呢,畏首畏尾就错过机会了。地产大亨过去二十年听着咋样?去银行打听打听有多少人2011到2015怎么上去怎么下来。真实的生意场一点不比股市差,走错一步,那就不是你拼命的问题了,泥沙俱下。

所以,普通人拼命赚钱可以,绝不是什么走关系,钻营,投机,押宝这种玩法。就是掷筛子,你还得遇到像20世纪中国,21世纪中国这种社会环境才能出头。1988年,当时的年轻人傻么,一堆人动不动就想着自己投机一把能当县长呢。90年代初没人当公务员,有的人懒得折腾进了系统,不知怎么的就因为竞争者不够,年纪轻轻当了处长。万众创新,脑子一热,今天多数人的内裤还在么?

早生五十年,大学生就是不如工人,七十年代你去当兵就是不用下乡。看过小说的,多少知青都觉得这辈子回不来的。过安稳日子是某些特定历史时代的最有选择,玩命挣钱又是另外一个时代的最好出路。想着小确幸是一根筋,抱定决心挣钱就不是了么?开着上帝视角给知乎用户三年,都上天了。网络时代有一个好,留痕。光知乎上就有多少挖坟贴子了,一门心思过小日子,一门心思去赚钱,咱知乎打脸就不计其数。

所以说看到了历史往回说应该如何如何,就和那些看着股市拍大腿说:我怎么就错过十倍股票的人一样。给我时间机器,一年时间拼了命,几个亿玩一样。往后看呢,谁开天眼了?

想挣钱没错,但是把自己甩在上帝视角指点江山,我就问一句,你今天往后准备怎么拼?

归根结底,两种态度都是有问题的。真正要说,学习永远没错,思考永远没错,积极的态度永远没错。世界上没有万能的灵药。什么铁饭碗,什么万金油都只是时间的过客。拼命挣钱得有敏锐的洞察力,想着潇洒也要注意历史的进程。

动脑子,才是最重要。

可惜大部分人要么想着开天眼,要么想着喝鸡汤。
4#
何静  2级吧友 | 2018-9-21 00:18:35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谢邀请。饭桌时间,手机简答。
活着没有这么简单。生活从来不是二选一,不要在“根本不属于自己的选择”之间画上一个大大的“>”或者“<”或者“=”。单单就物质生活而言,“解决温饱”和“大富大贵”之间,也能分很多档次,且差别很大。

金钱是很好的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然,生存的问题如果都没有解决,任何东西都不是好东西。
金钱真的是好东西。好在哪里?在这个货币社会里,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加钱解决。是的,金钱最大好处是使你在金钱面前获得了自由。
我是说,对于不爱钱的小伙伴来说,有钱也是很好很好的事情,在涉及钱的事情面前可以:永远保持尊严,永远有自由,永远有自己。

那,什么是最好的东西?
答: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能让你快乐的东西。能给你安全感的东西。你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这也是你人生最主要的价值。

也就是说:
1想清楚自己的那些价值。
2你可以去挣钱,挣得越多越好,如果这个挣钱的过程损害了你的主要价值,不如不去。
3你可以去挣钱,除非你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那些价值,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追求财富的过程才会增加你的幸福感。

知乎上有三类小伙伴让我惊叹:
一类:特别看重财富,一天到晚就想着复制一个“月入十万”的方法论。
一类:看别人“除过有钱,其他什么都没有”,看自己“除过没有钱,其他什么都不缺”。
一类:自己挣得“金满箱,银满箱”,却和别人说着“你看的什么六便士,你应该抬头看星星。”。
(当然了,以上针对的只是网络上看到的)。
现实生活中的人,像知乎上这样:只要精神不思谋生的很少,只要物质一心发财的也很少,多数人是在两者之间。

今天只和第二类小伙伴聊聊天——
中国老一辈的人认为是:“粗茶淡饭传家远,懂节俭的人才能家大业大。”于是乎,也延伸生了“金钱是罪恶的”、“有钱人的心都是黑的”等等鸡汤,也诞生了“家人在一起就好,健健康康就好”的心愿。

但我不主张现在的年轻人活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你P钱没有,你拿什么保住你父母的健康和岁月静好?当你的父母为了一斤猪肉都要考虑半天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吗?

首先,我们都是普通人,活着就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在生活面前,没有谁能拥有特权,“我要学庄子”不是拥有特权的理由,你必须自己去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这很残酷,但别无他法。你看人家“颜回”还有一间房和一瓢饮。

其次,人在年轻的时候,最怕的是什么?一不小心想歪了——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只爱纯粹的精神世界。遗憾的是,又受不了贫困。于是,就开始痛苦。
而,真相不过是:当你有了一些财富,水到渠成的会全面向精神方面发展的。

最后,既然邀请了我,我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1:一个拜金主义的社会里,确实带来了一些贫富差距,也许还很大。但爱默生早就告诉你了:“一个人,在没有学会谋生之前,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要学会直面生存压力,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人,就不是一个正常人的成年人。

2:内心始终要有自己的精神目标,要有“爱”,你看,那些找到“爱”的人才能真正从辛苦和奋斗中解脱。我没有说辛苦不好,我是说选择自己喜欢的很重要。这样你才能不费吹灰之力。

3:有发财的能力和机会,一定不要浪费,财富在这个世界的配比,原本就不均衡,但,始终有规律可依循。有些人,知道“钱”是好东西的人。一直风雨兼程的赶路。而,你去看部分人的表情,才知道“钱”这个字很难听—— 你只需要拿起一包金子扔到她家院子里,你就能知道人性有多有趣。
巴菲特也曾经口袋里往往只有几张皱巴巴的、只够吃一顿饭的钞票。但他没有说“钱是大便,我不爱”,他说的是——“我会比洛克菲勒还要富有!”

4:不必为基本生活操心之后,在财富问题上只能顺其自然。不以大富大贵为目标,不以“视金钱为粪土”为骄傲。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运气好的人,也是少数,不是想发就能发的,还是顺其自然为好,保持从容的心态。先给自己定制一个小目标。

5:物质生活的目标相比自己的收入宁可定得低一点,不要和别人攀比。随着生存问题的解决,逐渐加大精神追求的比重。这样的好处是:你每天都能很开心。

谢谢你看到这里。
私信收到一张涉及我这个答案的群聊截屏,我加一句:此答案只针对国内小伙伴,已经移民的小伙伴,不要满满的优越感在你们的大V群瞎BB我的观点。

所谓的人生啊,其实和谈恋爱还是很像的~


年少无知、不知天高地厚时,总觉得自己有得选,会在春日里的午后,一个人无聊地用手托着下巴,想着自己将来应该找到什么样的对象。


她的身高应该如何,长相应该如何,应该怎么对待自己,你们两人的婚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婚后生活又该如何经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初中进入高中,从高中进入大学,在激素的作用下,原本脑海中那个概念化的形象开始转变为身边某个具体的人。面当看到她的时候,你会幻想陪她坐在月下看着满天繁星的场景,幻想在大雨中与她依偎在同一把伞里的画面,幻想看到她披上洁白的婚纱慢慢走向自己时心中的那份手足无措。


然而,一切都源于幻想,一切都归于幻想。


事实上,每次看到她的时候,你脑海中会生出一种“我配不上她”的自卑;

每次想要鼓起勇气约她出来,心底又会自我否定“她不会喜欢你的,你这样做完全是在自我感动”;

你大胆地向她表明心意被拒绝后,心里竟然有了一种释然感,觉得自己之前对自己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连你自己都看不上你自己,又如何能让别人来喜欢你。


最终,你开始习惯单身,拒绝努力和尝试,总将“随缘”挂在嘴边,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这样自由地过完下半辈子也不错。


但是,你越是想“随缘安稳”、“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生活却越不给你这样的机会。它就像学校里的小混混一样,最喜欢欺负那种唯唯诺诺,不敢反抗,还整天幻想着“知足常乐”的“怂货”。


那些在二十多岁还是单身,然后觉得“不会再爱了”、“注孤生”、“单身一辈子也不错”的人,多数都会在未来的十年内因为各种原因找到一个让自己觉得可以凑合过日子的人生活在一起,她(他)完全违背了你曾经的择偶要求和种种幻想,但却是你当前所能找到最适合的。未来的生活平平淡淡,可能又有不少矛盾和冲突,最后彼此相互开始嫌弃,又开始后悔当年自己为什么不努力积极点,如果自己能努力地提升自己,再去主动追求那种想要的生活,现在也不至于活得这么憋屈不满了吧。


人生最大的无知,就是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匆匆地决定自己六十岁后的生活,还以为自己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然而,现实总会用各种方式打乱你的计划,让你明白对面生活,你没有太多主动权,更多的时候,你我不过就是沿着生活早已为你划好的那条命运曲线,做着上下跳动罢了。


然而这条命运曲线也并不连续、绝对,每到一个阶段,它就会产生断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遇。


有的人一直都在努力地让自己跳得更高一点,终于在那段曲线的某个转折点,自己抓住机遇,奋力一跃,跳入了另外一条斜率更大,上升更快的曲线。有的人只跳了一两次就早早放弃,让自己像随波逐流的落叶一样不断下坠,最终在那个断口,他坠入一条几乎水平的直线,此后,生活再无波澜,也看不到希望,有一天自己终于厌倦这种生活,想要努力一把时,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前进,所在的高度都始终保持原样。


人生如何,我看不透。不过作为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有时间,能折腾,若是早早将自己的这些资本放弃,那在命运的赌桌上,你又有何筹码来赌自己的未来呢?

6#
闪米特  3级会员 | 2018-9-21 00:18:3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为什么一定要二选一呢?

我年轻的时候很大胆,什么事都跟着感觉走,总喜欢碰运气。冒险之后,变得比较谨慎和保守,因为这事真特么太危险了。一次运气不好,只能十八年后再见。

现在,每次行动之前,都会有非常详细周密的前期计划并严格执行。准备期,通常比实际的冒险周期要长。

比如黄河漂流,用了八个月,但实际准备了一年多。环中国海岸线,用了140天,但前期准备了大半年。

冒险之前,觉得生命很宝贵,不能浪费时间,要珍惜时间好好赚钱。

冒险之后,觉得生命实在太特么宝贵了,虽然赚钱很重要,但也不能浪费太多时间在赚钱上,还是得抓紧时间实现自己的梦想。

感谢点赞的知友!

7#
负二  5级知名 | 2018-9-21 00:18:38 发帖IP地址来自

有的选最重要。

8#
菠菜  1级新秀 | 2018-9-21 00:18:39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了,我们人生不是二选一,这就好比人生是一条很长的道路,有时候要拼命跑,有时候走一会也无妨。

我也很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人生的确应该该努力时候努力,该休息时候休息。

但是最近几年,我的想法有点走偏,因为,我发现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人生应该努力,什么时候人生应该休息。

以前好好学习就能天天向上,现在呢,大人的世界真麻烦,有些人奋斗变成霸道总裁,有些人奋斗成了抑郁症。有些人吃喝玩乐过的潇潇洒洒,有些人吃喝玩乐最后锒铛入狱。我现在有2小时时间,我是该刷知乎呢还是该加班呢,我是该跑步呢还是该睡觉呢,我是该和朋友吃饭呢还是该自己刷原版小说呢?

我的每一个选择,到底是离霸道总裁近一点,还是离抑郁症近一点,还是原地不动打个圈——我不知道啊。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选择比努力更困难……要不就没有选择恐惧症这一说了。有可能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只是白白浪费了时间甚至败坏了心情,也有可能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为我们的人生赢得了幸福获得了满足。

不由得想起中二年代看的猜火车这个片子的开头,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但是我干嘛要做,我选择了不选择。

当然不选择的主人公其实也在选择,选择毒品,选择安定生活,选择抢劫,选择背叛朋友——没有人能逃避的了选择哪怕你不想选择,也没有人能搞定选择以后的结果哪怕你不想接受这个结果。

所以我在遇见形而上的问题时,我就把道理反过来对自己讲。什么时候该跑,什么时候该走?我在跑的时候就是该跑的时候,我在走的时候就是该走的时候,人应该赚钱还是随缘,我赚钱的时候我就说服自己赚钱重要,我随缘的时候我就说服自己随缘舒爽——我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我刷知乎的时候就觉得有不用负责任的兴趣爱好很爽,我加班的时候就觉得有活干还有钱赚很爽,我看书的时候享受自己单独思考的美感,我和酒肉朋友吃喝玩乐的时候享受热闹的开心。

任何结果,你爱来不来,爱走不走,我得意的时候就开心,难过的时候就痛哭,活着的时候我通过各种自我鸡汤让我坚信每一个做法都是当下最优,反正大不了我可以死嘛。

所以,你现在在赚钱,那就是赚钱重要,你现在在随缘,那就是随缘重要——人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

9#
匿名用户   | 2018-9-21 00:18:40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流浪的蛤蟆  5级知名 | 2018-9-21 00:18:41 发帖IP地址来自

题主觉得自己有两个选择:

第一种是逼迫自己去争去夺 去想法设法不择手段的挣大钱向上爬 这样的生活方式会让人很累 但注定不会平淡 钱的确不是那么好挣的 所以在这个生活方式上是不存在我一定会一定能挣到钱的

第二种 从一开始就不去做梦 平淡生活 找份工作到了年纪成家生子

可现实往往是错位的,它给出的往往是这样两个选择:

第一种:逼迫自己去争去夺 去想法设法不择手段的挣大钱向上爬,才能勉强过相对平淡生活 找份普通工作,到了年纪成家生子。

第二种:从一开始就不去做梦,想要平淡生活的人,往往日子都过得都很苦,很累……人生没有希望。

打个比方,现在得要多努力,多成功,才能靠自己买一套房子?别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就连杭州南京苏州的房子也都挺贵了,甚至各种二线城市也都不便宜,能靠个人努力买的起房子的都是同龄人中的精英,但是他们也不过是过平淡普通的生活。

再打个比方,一开始就不太努力,不梦想向上爬,你初中能上最好的高中吗?大学能考的好吗?然后……能找到一份看起来稳定普通工作吗?除了极个别的家伙,这种不太努力的大多数都只有最底层的工作可选。


ps:做人呢!现实点吧。

11#
肥虫  1级新秀 | 2018-9-21 00:18:42 发帖IP地址来自

会赚钱的人才权利选择随缘安稳过日子,不会赚钱的人有得选么?


随便扯两句:两种我都体验过。04年好不容易从工厂跳到写字楼干上了平面设计。就像溺水者抓到最后一根浮木,苦、穷怕了,终于不用吃2块钱一份的米粉了。自然拼命工作赚钱,6年前除了出差,我连市郊都没去过。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做提案,抱了床被子一周三个通宵睡在公司。


07年升职做了事业部总监,顺手买了一小房子(很便宜那种),算是初中班里最早的一个,其它初中同学要么还在工厂挣扎,要么还在上大四面临毕业找工作。而我06-08年只要不加班就在酒吧泡着,我妈凌晨2点来逮我这王八蛋从来没逮到过啊,尼玛我都是凌晨四点才从酒吧出门啊。那时候薪水高,外块足,朋友多,玩得嗨...觉得自己屌得不行。


10年开小店玩票,把小房子赔进去了,欠债像滚雪球。等到13年,欠得债我算了下得上班十年才还得清,再怎么拼命挣钱也没办法。只能辞职从夜以继日地摆小摊开始,逮到一个机会在14年把债还清了后,突然对赚钱没有像以前那么大的兴趣了。同期的同事朋友们房子好几套,我还在到处租房,甚至有段时间睡在车里。


你问我开不开心?当然比以前开心啦,朋友都说你再坚持两年也不用像现在这么“苦”,但生活不能假设啊。而且并不觉得自己现在有多苦,赚钱的事情证明自己“能”过就行了。


现在带着狗一直在旅行,已经走了快500天了。从木匠到工厂到设计......到现在靠码字写文案和游记为生,每个行业我做得都不算出色,但都能养活自己。现在租了个小房子暂居在拉萨准备年底出版的书稿。


就算是暂租来的房子,我也会把它收拾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租来时大概这样)

搬了沙发,桌子,投影,自己手工做了巨大的投影布,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顺便把厨房整理出来,这样就可以天天窝在家里看书写字追剧刷手机了。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各种尝试后依然没学会赚钱,就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抓紧培养出强大的自我安慰能力。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这样的日子就挺好。


不然一边坐在井底一边幻想着天空,那得多痛苦啊。


划重点:还是要勇敢尝试去赚钱。赚着了,你有选择安稳的权利,赚不着,在安稳的日子里你才能睡得着。


-END-


生活在路上,带着越南领养的流浪狗走遍东南亚各国及国内大部份省份,以旅行为生至今400多天。更多路上的趣事请关注公众号:旅物LIVE .

最后:仅为挣口饭吃而已,喜欢就点赞,别乱喷,我素质很低,你完全喷不过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