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住!全球金融危机隐现,2022将会如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1-12-16 16:28   11085   6


身处激荡的大时代,我选择与思考者为伍,而不是财富者。
一个个体,终其一生的意义,改用萨特的名言,是“是存在大于本质”,是自由选择、自赋意义的人生,而不是世俗范式下被塑造、被选择的人生。
过去是大势向上的时代,迎势而上,或许就能获得所谓世俗的成功。
而现在,时势起伏不定,不思考下的盲目行动,不仅与世俗成功无缘,而且,大概率还要陨落。
更重要的是,思考本身,就是个体存在的唯一意义。而行动、以及行动带来的结果,都仅仅是思考的衍生物而已。
回到经济层面:
2021,我对楼市和股市,分别做过一个判断。
关于楼市,我的判断是,“房地产税,在2021年、最迟2022年,将大概率通过立法程序,然后再正式启动。”
关于股市,我的判断是,“2021年春节之前,A股大概率要突破4000点。”
现在复盘看,关于房地产税的判断,我是对的,尤其是时间节点预判的准确,在国内,我很可能是第一个。
这一时点预判的准确,不完全是基于高层对楼市调控的定调,更重要的还是,我对全球政经、中国政经、尤其是社会思潮变化的深度思考。
但是,关于股市4000点的预判,我却错了,虽然现在还没到春节。
对2021股市预判之所以失误,是因为我的推导维度相对单一了,仅仅看到了“外资流入、政策压制楼市、A股明显低估(相对美股)”这三个方面。
但是,仅依靠这三个维度预判股市,事实上,显然是不够的。对这方面的反省,我在两个月前就开始了。
关于今年股市的走势,还有一个重要维度没有考虑到,那就是存量货币锁定在楼市里,但增量货币积累缓慢、且短期内无法覆盖A股新增的筹码(IPO持续放量)。
今天,我再对明年做一些预判。
对2022年的预判,我不想重复2021年,不再对楼市股市进行预判,这个其实比较清晰了,在文章的留言区我可以回答。
我想做两个更宏观的判断,且不局限于经济层面,而这两个宏观判断,事实上,也决定了明年的经济走势。
第一个是全球金融危机。
最近两天,我一直在强调这个话题,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逻辑。
2022年,全球大概率要发生金融危机,美国遭受冲击巨大,中国遭受冲击相对较小。
第二个是存在主义思潮。
这个近期,我也反复提示,有些朋友可能不了解“存在主义”。
有兴趣的,我建议去读读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读得吃力的,也可以去读加缪的小说《局外人》。
更重要的是,有必要了解欧洲存在主义思潮顶峰时的上世纪50-60年代,那个时代的欧洲产业经济对普通个体的工具化、以及年轻人普遍的焦虑感,今天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有一些相似性。
深度认知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给予今天的年轻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所谓的60后70后成功者,包括60后70后的父母,不要动辄向90后00后传播你所认为的成功学——你的成功,重点是时势造成的,与你的认知和勤奋并无太大的关系。
尤其是企业家,财富榜TOP100的企业家,更不要以为自身拥有巨额的财富,就理应享受全社会的推崇——纯粹以财富多寡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或必将过去。
这些顶级富豪,如果你还抱以这样的心态,那么,你注定会被反感,乃至被舆论反噬。
未来所谓的成功,其实是多样性的,是以自我认同为核心的。
一个科学家,可能仅是中产,只要他认为自己的发明有价值,那么,他就是成功的。
一个厨师,可能月收入仅有1万,只要他认为自己的厨艺满足了一些食客的食欲,那么,他也是成功的。
即便是一个没有特长的寻常人,只要自我独立,心怀温暖,善意对待身边的一切,那么,你能说他不成功吗?!
最后,再俗套地闲扯一下2022。
2022,对于99%的人而言,都是需要挺住的一年。
今年不容易,明年大概率更不容易,无论是高产阶层、还是中产阶层。
这是中国经济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必然,更何况遭逢全球经济失衡、全球金融危机隐现的今天。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中产家庭,从1971年的61%,到2000年的55%,再到2015年的50%(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数据),而现在呢,大概率已经跌到45%左右。
所以,必须挺住!挺住!再挺住!
文章作者:杨国英观察
文章链接:今日头条
文章来源: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删)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分享到 :
0 人收藏

6 个回复

倒序浏览
要不要从a股退出来,持有现金?
没必要
不看好美股港股A股
黄金呢
文章有点空洞,没有独到见解,老生常谈。
国内低增长时代来临,房产交易不畅的话,股市的压力更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4347
帖子:7887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