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传统制造业如何“老树发新枝”?这两家企业给出答案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4-5-17 14:23   715   0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全国第一,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位居全国前列;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和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辆)是“广东造”……广东智造正在向“新”而行,向上突围。在这背后,是广东传统制造业企业与现代科技的不断磨合。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多家广东制造企业调研,探寻广东传统制造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让“老树”生发出“新枝”。

一季度规上工业“开门红”

“有量有质”成广东企业一大特征

依靠制造业“起家”的广东省,深知实体经济、制造业的重要意义。省委“1310”具体部署明确,广东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并进,抓项目、建平台、优环境并推,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仅2023年,广东就出台了多项举措,着力推动制造业由“起家”向“当家”跃升。其中包括《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制造业当家22条”),成为广东省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工作的总“路线图”和“施工图”;《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围绕技术改造推出了10条具体措施,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改造,力争全省年均开展技术改造的工业企业达到9000家以上;《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强化梯度培育机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数字化转型等11项主要任务。此外还有《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广东省全面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2024年1月19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由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全国首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的专门立法。科技创新作出多项规定,包括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引导制造业企业储备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标准必要专利等。

2024年初召开的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释放了多个信号,也为广东擘画清晰路径: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将是广东未来的明确方向。

多措并举之下,广东工业经济在恢复中持续向好,重点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工业经济规模质量稳居全国前列。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透露,2024年一季度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开门红”,增长6.1%,工业投资增长23.5%,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全国第一,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位居全国前列。“有量有质”成为广东企业群像的一大特征。

3分钟精准匹配一件衣服面料

数字化解决服装产业链“选布难”

当前,技术创新对行业的支撑性与颠覆性作用已成为多数传统制造企业的共识。新质生产力之所以“新”,正是在于其以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

在后发优势空间日益缩小,传统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益日益递减的今天,传统制造业企业只有找到与科技创新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老树发新枝”,这也正是广东如何“向上突围”的关键所在。

这一点,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景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李亚平深有体会。

李亚平在此次调研中向采访团透露,早些年,整个面料的交易高度依赖于市场。致景科技的转型正是从通过数字化解决服装产业链“选布难”“找布慢”的痛点开始的。

如今,致景科技自主研发的“对布机器人”,通过“智能硬件+AI+大数据”技术,可把所有的布料参数化、信息化,收集它的密度、克重、织法、颜色、纹路等信息,相当于给每块布料一个“身份证”,进而搭建了一个非常齐全的布料标准化数据库,实现快速精准匹配面料。“以前我们找一件衣服的面料,可能需要5~7天甚至更久时间,现在3分钟就可以了。”

李亚平表示,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规模庞大,产业链条长且分散,整体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容易出现产业链各环节间的数据不互通的问题。其次,纺织行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业,面对数智化转型存在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担心技术门槛过高,且对转型效果与转型成本也是心存顾虑。

近年来,致景科技通过AI、大模型、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打通上游原材料生产、中游成品布流通与交易以及下游成衣制造等产业链各个环节,推动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升级。



致景科技资深AI专家张成东向调研团作产品介绍。南都记者张静 摄

“如果使用我们的设备,可以做到实时地采集机器运行状况,一停就能够预警出来,然后马上安排人去维修,跟以前主要依靠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比,运行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据致景科技全布产研副总裁刘运春介绍,通过使用致景科技的数字化平台,织布环节可以提效30%,印染环节的打样效率大约可提升45%。

生产线最快18秒就能下线一台洗碗机

政府助力中小民企走出转型困局

同样通过数字化赋能尝到了“甜头”的还有美的厨热洗碗机顺德工厂(以下简称“美的洗碗机工厂”)。

“2015年工厂的洗碗机年产能还是350万台,到2021年洗碗机的年产能就已经突破700万台。场地面积不变,实现人员减半,但产量、产值翻倍。” 在调研中,美的厨热洗碗机工厂数字化负责人熊涛向采访团介绍 ,过去在工厂车间,主要依靠人工排产、调度、搬运。如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聪明的“数字大脑”帮助完成自动排单、码垛入库与出库。熊涛表示,目前,生产线最快18秒就能下线一台洗碗机,从上线到下线生产一台洗碗机最快只需要890秒作业的时间。



美的厨热洗碗机顺德工厂生产线。南都记者张静 摄

据介绍,美的厨热洗碗机顺德工厂是亚洲最大的洗碗机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该工厂在“端到端”价值链中应用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其他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使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4%、交付时间缩短41%、研发时间缩短30%、缺陷率降低51%。2022年10月,该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EF)“灯塔工厂”。

美的洗碗机工厂的数字化跃升之路,也正是广东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向“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东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促进广东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持续提升先进产能比重。2024年第一季度,广东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2.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3.3%,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22.4%。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在佛山市顺德区调研时,据顺德区经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绍欣透露,仅在顺德区,过去三年各级财政就投入15亿元,拉动了超过1000家企业实现整个设备更新跟技术改造,金额达到900亿元。

何绍欣表示,顺德区目前已打造智能家电、高端机械装备为主导,辅以新材料机器人、智能家装家具等方面的产业体系,正着力引导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顺德区民营企业的占比约98%,具有绝对优势,且大部分集中在传统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如何实现进一步转型升级、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采取的举措,是当地政府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政府端将通过需求端、技术方、还有银行机构三方对接,帮助企业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从而在转型升级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何绍欣说。

“近年来,政府也在考虑和大企业一起来打造一些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平台,以提供试验等模式给相关的中小微企业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效率,减少他们的研发成本。”佛山市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斌告诉采访团,作为传统制造强市的佛山,正在通过各种举措,帮助体量较小的民营企业走出转型升级中的困局。

统筹:李陵玻 陈杰生

执行统筹: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卢婉珊

摄影:南都记者 张静

南都政务新闻部出品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4347
帖子:7887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